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的介绍
1 、寨卡病毒疫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感染后症状与登革热相似 ,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肌肉疼痛 、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 。然而 ,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
2 、据悉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征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 、肌肉疼痛、头痛和结膜炎(红眼)。其病情通常较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 。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已表示 ,来自全球的调查人员正在调查寨卡病毒与出现在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之间的联系。
3、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的暴发流行,这种虫媒病毒为寨卡病毒(Zika Virus) 。2014年2月 ,智利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2015年5月,巴西开始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疫情。
4 、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血清学检查。
5、日本外务省近日出台了安全旅行提示 ,强烈建议女性怀孕期间避免前往巴西或其他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要求所有到访疫情流行地区的游客务必谨慎,最好穿着长袖衫和长裤,使用防蚊喷雾 ,并避免使用蚊子可能“光顾”过的盛水容器。一旦出现疑似寨卡病毒感染症状,需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 。
6 、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暴发疫情于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发病185例。2013年10月开始 ,法属波利尼西亚也发生寨卡病毒暴发,发生病例大约有上万例。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 ,其后疫情持续发酵,直到发生了大规模疫情。
寨卡病毒发病率是多少
1、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 ,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 、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 、眼眶痛及无力 。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 、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 ,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2、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区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华北 、东北地区在9三个月发病率最高 。乙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经蚊传播后会引起区域性流行。不过目前已经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疫苗。
3、有些单位发病率达30%~40%以上 。除些之外,它又是有些地区的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媒介。实验室感染表明 ,通过刺叮能传播黄热病、西马脑炎 、委内瑞拉马脑炎、西尼罗、罗斯河热、基孔肯亚 、寨卡等多种病毒性疾病,是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潜在性媒介。
4、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占病例的大部分 ,后者则由其他疾病或治疗诱发 。成人患病率约为每十万人口中有10例,儿童略高。无症状病例可能高达1/5至1/3,ITP的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尤其高 ,尤其是75岁以上的男性。
寨卡病毒中国有吗
由于该病毒通过伊蚊传播,而冬季非蚊虫活跃季节,因此 ,中国目前发生寨卡病毒感染广泛暴发的风险较低 。
目前,中国尚未发现塞卡病毒感染的报告。寨卡病毒,一种黄病毒科的正链RNA病毒 ,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其症状与登革热类似,但通常较轻。最初于1947年在乌干达发现,随后在多个非洲和亚洲国家 ,以及加罗林群岛和美国等地出现过散发性病例。
通过小编的介绍,中国南方也有寨卡病毒蚊子的,但是大家不要担心 ,因为虽然有这种蚊子,但是还没有本国的寨卡病毒出现,也就不存在传染性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一些传染病安全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尽量远离病毒传染源 。
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染病毒 ,当一致蚊子叮咬过病毒携带者之后,体内就会存在病毒。当这只蚊子再去叮咬其他人,就可能会使其感染 ,蚊子基数庞大,因此会导致病毒迅速传播。寨卡病毒还可能通过体液传播,例如输血、性生活 、共用生活器具等,都可能导致病毒相互感染 。
寨卡病毒的传播方式: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传播 ,特别是黄热蚊。这种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活跃,这些地区的蚊虫活跃度高,容易传播病毒。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结膜炎 、皮疹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几天内出现 ,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几天到一周。
传播方式: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此外 ,寨卡病毒还可通过母婴传播,乳汁中可检测到病毒,但尚未有哺乳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实例 。另有报道指出 ,存在通过性和血液传播的病例。防护措施:若需前往南美等疫情高发地区,务必采取必要防护措施,以防蚊虫叮咬。
寨卡病毒病是什么?寨卡病毒病防治知识
1、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以蚊虫为传播途径传播的病毒 ,这种病毒会对皮肤、肌肉 、神经、关节等各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危害极大,这种病毒目前没有有效预防疫苗,截止到2016年2月17日已蔓延至34个国家 ,在2016年5月15日,我国的北京、广东两地先后报告两期寨卡病毒感染案列,这两名感染者都是从疫情区回国者 。
2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到。
3、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病毒,它的潜伏期在数天左右,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低热、皮疹、关节的疼痛 ,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肌痛 、头痛、眼眶痛等 。还有极少见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 、呕吐等这样的表现,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一周左右。
4、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主要引起寨卡热疫情。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寨卡病毒的相关情况:寨卡病毒的传播方式: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传播 ,特别是黄热蚊 。这种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活跃,这些地区的蚊虫活跃度高,容易传播病毒。
寨卡病毒有可能会在中国爆发么?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给人类?
1、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 ,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母婴传播:曾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
2 、寨卡病毒也称寨卡热 ,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即通过被感染的伊蚊类蚊媒叮咬传播给人类。这些蚊媒与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媒相同,一般在水桶、碗、花盆等积水中或附近产卵 ,在人类住所附近活动,主要在白天叮咬人类。当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时被感染,后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
3 、传播方式寨卡病毒主要是通过携带这种病毒的蚊虫、虱子等虫类叮咬传播 ,以蚊虫传播为主要途径。而且一旦感染了这种病毒,与其他人接触的时候,也会感染这种病毒 ,所以这种病毒一旦爆发,传播十分迅速。预防方法这种病毒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所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病毒是不可行的。
4、寨卡病毒是会传染的 ,而且病毒一旦爆发传播速度非常快,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还会通过体液传播,而且病毒还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 ,在此期间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是也可以传播病毒,因此让人防不胜防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寨卡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预防方法吧 。
5 、此外,也可能经由性行为、垂直传染(在怀孕期间由母亲传染给胎儿)而感染 ,下面具体的了解一下寨卡病毒传播范围有哪些吧 2014年之前地区分布:从1947年病毒被发现至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病主要表现为散发,被证实的人类感染病例仅14例。
6、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人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感染后可能患上寨卡热。据世卫组织最新通报,目前全球共有4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本地传播,全球各大洲均报告了输入型寨卡热病例 。不过 ,该病的重灾区集中在美洲、拉美及加勒比区域已有31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寨卡病毒本地传播。